发表于 2019-04-26 18:00:34 股吧网页版
地产股:宽松政策下的隐忧

?


在宏观经济进入复苏轨道之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成为各大投资机构进行中期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被不少分析人士评价为“让股市吃了一颗定心丸”。


笔者以为,尽管谈全面退出为时尚早,但在中央“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下,部分行业依然面临刺激政策“结构性退出”的可能,投资者对相关板块须保持一份清醒。


第一财经日报在本周一独家刊发了一条消息,其中的说法颇耐人寻味,据该报道,一位来自权威部门的人士预计,在今年全年信贷增长总量9.7万亿元的基础上,明年新增信贷目标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可能在6万亿到7万亿元。但这一增量能否确保复苏的持续,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争议。而上述权威人士认为,明年大量资金将更准确地回到实体经济当中,贷款增长规模在6万亿到7万亿元,是因为必须把握审慎监管的尺度,防止产能过剩和各种投机活动的高涨。


67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已经低于业内普遍预计的89万亿元水平,同时,监管部门更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银行信贷“更准确地回到实体经济当中”,部分行业难免不受影响。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六在上海视察时表示,要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可以从统计数据来观察一下具备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重属性的楼市:截至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1%;前3个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25050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8371万平方米,增长44.8%;商品房销售额27532亿元,增长73.4%。前3个季度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房价迅速攀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涨幅惊人,甚至超过2007年的高峰期。而房地产业大量资金来源于银行体系,以上海市为例,前三季度,在3万亿左右的银行贷款余额中,上海房地产贷款已经突破7000亿,占比高达23%。


去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保增长”的同时强调“调结构”,所谓的“调结构”主要包括调整以下一系列失衡: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失衡,产业结构的失衡,消费与投资的失衡,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失衡等等。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有所控制,并通过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流向,其实也正是与之相呼应。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借助一系列刺激政策,中国内地楼市火爆,实实在在拉动了投资和消费,但在经济稳步复苏,增长质量问题和结构问题成为首要矛盾之后,从上述权威人士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一种可能性,在总体宽松的前提下,针对过度投机、产能过剩等行业的刺激政策“结构性退出”已经不可避免,不仅是退出,平抑投机、平抑市场暴涨暴跌的政策工具也有使用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对于楼市的持续上涨空间应持谨慎态度,虽然楼市会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通胀预期导致的投资性需求的支撑,但在那些楼市火爆的一线城市,一旦有关部门采取包括调整营业税、契税,甚至开征物业税等财税政策手段,同时严格执行房贷政策,再加上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工作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将会显著抑制房价的上涨。


对应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从现金流和预收款等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现金流创历史新高,实现预收账款1887亿元,同比增长63.3%,占比08年营业收入比重为90.7%),今年火爆的销售形势应该会确保明年整个房地产板块的业绩水平,但政策变化以及供应量增加等因素极有可能对2011年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主战场在一线城市的上市公司。


?


?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